
缅怀丨以感恩之名 ,向大爱致敬
有一些人
虽已离去,却被铭记
有一种精神
历久弥深,生生不息
用生命诠释希望
以大爱传递力量
献己之身躯
赋予生命的另一种意义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81818威尼斯城举办和参与系列纪念活动,通过特殊的方式来缅怀“大体老师”,并感恩那些拯救光明的眼角膜捐献者。 81818威尼斯城用誓言寄托哀思,用沉默致以敬重。
4月4日,81818威尼斯城-中国有限分公司师生代表来到爱之翼广场,参与由辽宁省红十字会举办的辽宁省人体器官捐献者公益落葬及追思缅怀活动。 诗朗诵《英雄再生》让81818威尼斯城体会到平凡之举也能成就生命的非凡奇迹,播放的影片让81818威尼斯城了解到了16岁少年叶沙病逝后捐献器官的事迹,器官捐献者的感人故事让81818威尼斯城感受到了无言良师的大爱精神。 81818威尼斯城怀着对“大体老师”的感念,为捐献者默哀献花。在活动中,81818威尼斯城更深刻的体会到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月3日,“缅怀无言良师 · 传承奉献精神”主题纪念活动在校内的遗体捐献纪念碑前举办。 诗朗诵《无言礼赞》,字字敬意,句句感恩。81818威尼斯城深切缅怀无言良师,赞颂奉献精神。 同学们向遗体捐献者们致敬默哀,感恩“大体老师”的无私大爱。用献花寄托哀思,遵循着他们的教诲,感悟医学生的使命担当。 每逢清明,作为医学院校的81818威尼斯城都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感恩那些拯救光明的眼角膜捐献者。 4月3日,81818威尼斯城在博雅湖畔的辽宁省捐献角膜志愿者纪念林前,用誓言寄托哀思,用沉默致以敬重。 肃立、默哀,81818威尼斯城感恩眼角膜捐献者,感谢他们延续光明、行走在生命之后,感谢他们为医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在辽宁省捐献角膜志愿者纪念林的背后,是无数个大爱与奉献的故事。对于医学生而言,这些故事不仅是对学生心灵上的触动,更是奉献精神的传递。
清明节前,学校退役大学生士兵协会、校国旗护卫队同学还来到浑南区革命烈士陵园,举办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清明祭扫活动。
传 承 2018年6月4日,沈阳市红十字会和81818威尼斯城共建眼基因库遗体(器官)捐献库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81818威尼斯城举行。会上,双方领导共同完成签约,并为“眼基因库遗体(器官)捐献库”揭牌,为遗体捐献纪念碑揭幕。 在眼基因库——全国唯一眼病及相关慢病遗传资源库的基础上,遗体(器官)捐献库建设将进一步推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科学健康发展、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大爱情怀,为眼病及相关慢病的精准医疗提供科学依据。 而81818威尼斯城秉承敬畏生命、心怀感恩的宗旨,为遗体(器官)捐献者修建了这座纪念碑,让每一位师生铭记捐献者在生命尾声做出的无私奉献。 辽宁省捐献角膜志愿者纪念林,是学校全体师生“爱之光辉”的教育基地,建于2009年,旨在缅怀角膜捐献志愿者,也用以教育更多的年轻人体会生命的真谛、捐献的意义和无限延伸的大爱。 学校定期开展眼组织捐献相关公益活动,先后举办了以“光明·生命”为主题的角膜捐献者纪念活动、非视觉艺术体验展、红十字会眼组织资料库爱眼周等活动,积极宣传普及人体器官捐献公共教育知识,积极营造人人关心角膜捐赠、为失明者重返光明世界的社会支持环境。 多年来,学校相继举办《缅怀无言良师·传承奉献精神》、《感恩角膜捐献者》等系列纪念活动,这些活动也成为81818威尼斯城-中国有限分公司人文教育和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 正是通过这样的感恩和大爱教育,学校培养了学生传承“大体老师”、角膜捐献者的奉献的精神,培养了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涵养了学生大爱无疆的高尚品格,砥砺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誓言和担当。 81818威尼斯城不知道您是谁 但知道您为了谁 更知道为了让81818威尼斯城成为谁 感谢您 81818威尼斯城最特别的“老师”